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微信亲属卡”成最新诈骗利器,已有多人被骗,你必须了解!

2020-07-06 14:29:59 fx358财富网
近期,江苏南京市民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张某主动联系她,称自己刚调来南京工作,打算将这套房子租下来,并当即通过微信“亲属卡”转了3000元作为押金(亲属卡限

  近期,江苏南京市民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张某主动联系她,称自己刚调来南京工作,打算将这套房子租下来,并当即通过微信“亲属卡”转了3000元作为押金(亲属卡限额3000元)。

  然而,没过多久张某就“反悔”了,以亲属卡不好用为由让杨女士退还押金。杨女士随即按张某所说的步骤进行操作,向其赠予了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亲属卡”刚赠完,手机上就陆续出现了多条消费提醒,再联系张某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随即报警。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整个案件最关键的点就在于“亲属卡”,为什么张某不用转账、红包等方式,偏偏要用这个功能?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这个功能行骗的?

  什么是“亲属卡”?

  “亲属卡”是微信上线的一个功能,具有“代付”性质,最高每月3000元。简单来说就是他人消费,开通者买单。这就是“亲属卡”的功能。

  那问题来了,骗子是怎么通过“亲属卡”来诈骗的?

  1.混淆概念

  杨女士就是听信张某的一面之词,以为自己收到的是3000元押金,实际上只是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但在她的理解里,自己已经收到了款项。

  2.自行解绑

  杨女士领取“亲属卡”后,不法分子为了减少风险,会立即进行解绑,此时杨女士就算消费,张某也不需要对其进行“代付”。

  3.要求退款

  不法分子随后会以各种理由提出退款,并要求钱款“原路返回”,于是杨女士在张某的指引下,也为对方开通了“亲属卡”。

  不同的是,之前杨女士接受“亲属卡”后并无消费,所以对于不法分子来说钱款分文未少,更不存在支出了3000元的说法。但是当杨女士成了代付方后,张某立即利用“亲属卡”功能多次消费,刷爆额度,使得杨女士损失了2980元。

  发送“亲属卡”给他人,相当于默认替对方的消费买单,务必谨慎开通。

  来源:深广电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