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遇到这些金融陷阱 你要擦亮双眼!

2021-03-17 12:32:18 fx358财富网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红波整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些金融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但由于消费者自身缺乏保护意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红波整理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些金融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但由于消费者自身缺乏保护意识、识别风险的能力不高等原因,金融成为了消费纠纷高发的领域。

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生活中的金融风险呢?以下是近年来金融消费投诉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关注,起到警示作用。

案例一:办贷款被搭售理财产品

王先生购买了一套房产,在银行办理贷款50多万元。在办理贷款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要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才可以顺利办理贷款。

“当时,银行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而且有传言利率可能会上浮,为了能尽快将贷款办下来,我只好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购买了理财产品。”王先生说,尽管知道这种行为属于违规,但自己也没有办法。

点评:银保监会多次明确提出的商业银行“七不准”之一,就是不准存贷挂钩,即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遇到银行私设此类“门槛”,可以向当地银保监局举报投诉。根据银保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多家银行因违规收费、以贷转存、借贷搭售保险等问题被处罚。

案例二:推销理财产品夸大收益,模糊风险

60多岁的李女士喜欢银行理财,把大部分养老钱都买了理财产品。

去年,她到银行办业务时,理财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理财经理说,她推荐的理财产品,比我买理财产品收益高两倍,而且还很稳妥。”

于是,李女士拿出5万元存款购买了理财经理推荐的产品,幻想着可以坐享高收益。

2个月后,她并没有等来高收益,她买的理财产品跌了,赔了七八千元,“当时说收益很高,很稳妥,相当于一下赔掉了我三四个月的退休工资。”

理财经理表示,当时已提醒李女士理财有一定风险,而且当时签有协议。

点评:理财产品有收益也有风险。理财非存款,购买需谨慎。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一味听理财经理推荐,要详细了解产品特点;遇到高收益产品不要因一时贪念而冒险投资,需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三:虚拟刷单提额陷阱

有市民收到一条来自“银行”的短信,提示其信用良好,可提升信用卡额度并附带网站链接。在其点击链接进入所谓“银行网站”并按照提示填写信用卡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后,接到了“银行客服”的电话,告知可通过虚拟刷单方式增加交易量,满足提额要求,并承诺提额后立即退还交易金。

该市民按照客服指导在指定网站通过信用卡直接付款方式完成大额交易后,发现额度依然没有提升,再次联系时“客服”失联,而且该购物网站已经关闭,信用卡刷单资金难以追讨。

点评:突击刷单不能有效提升信用卡额度,且虚拟刷单是违法行为;申请信用卡提额一定要通过银行官网、官方公众号、官方服务热线办理;不要轻信任何陌生短信或来电,不要轻易点击任何陌生链接;无法判定是否被骗,立即拨打信用卡背面的银行客服电话核实;遭遇金融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妥善留存证据材料,最大限度挽回资金损失。

案例四:未经消费者允许办理业务

张女士在某银行办理社保卡领取、激活业务,工作人员对其身份证正、反两面拍照,并进行了人脸识别等操作。之后张女士经常收到“xx云服务”的平台短信,后发现自己已注册该行“xx家园”并激活相关服务。

点评:银行工作人员在未进行告知或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业务,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