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都是骗人的?买保险一定要知道的四个常识,聪明人都会这几招
说到保险,讨厌的人虽多,买了的也不少。很多家庭明明收入有限,却每年都要交几万块的保费。
不客气地说,很多家里有旧保单,每年保费上万的人,配置思路都是有问题的。
正是因为保险业存在太多信息不对称,才会有这么多人花冤枉钱,走冤枉路。
如果你买的都是返还型保险,30年后还你全额保费;
如果你买的重疾险保额只有几万,却捆绑了一大堆附加险;
如果你给孩子买了三四份保险,每年花大几千把孩子打造成了全家最“贵”的人;
那么强烈建议看完下面这些保险常识,好好学习一下基础的配置思路。
毕竟保险条款不会骗人,但无良的销售和不清不楚的误解,却会造成悲剧。
常识一: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的本意就是为了弥补风险损失,所以最需要关心的是风险保障而不是各种理财收益,就连银保监也多次强调了“保险姓保”。
先保障后理财其实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保险的配置顺序,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和人身保险应该排在年金险、万能险等理财性质浓厚的保险之前。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消费型的保险,同等保障,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贵一大截;同等保费,返还型的保障比消费型差。消费型保险能让我们用有限的预算获得更高的保额。
以上建议并不是绝对的,可能有些人就是喜欢返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购买消费型保险可能更有利于配齐保障。
常识二:先大人,后孩子。
不少家长在宝宝出世后就想给孩子买保险,甚至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妈妈:我给宝宝买了一些保险,买点教育金,等他大了给他读书用。还买了个重疾险,如果生病了会赔钱。你也买一份吗?
爸爸:我?我不买,骗人的。你买没?
妈妈:我还没买,钱不太够,我再等等吧。
就这样,孩子成了全家保额最高的人,而父母双方身上都没有保险。
这种情况下,万一孩子的父母一方出了问题,家里收入锐减,生活节奏被打乱,保险一分钱都不会赔付,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也会受很大影响。
所以买保险一定要给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大人先买,毕竟大人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如果还有余力,再考虑给孩子买保险也不迟。
常识三:先规划,后产品。
现在网上信息多,很多人喜欢拿着产品上来就问“请问这个XXX产品适合我吗?”,其实这种问题是没有一个准答案的。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你的家庭成员、年龄结构、收入比例、家人健康情况甚至你对保险的消费偏好,都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保险配置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
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比一下产品,就给出结论说合适或不合适,这无疑很不负责任。
而且保险一旦买错,在犹豫期后退保就会造成损失,很可能连保费的一半都拿不回来。
所以大家在配置时不要执着于单个产品,一定要先做好规划,从家庭可能面临的风险出发,再根据风险缺口决定买什么、给谁买、买多少等问题。
做好规划后,拿着规划和预算去找产品,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可以先拿次一些的产品过渡,毕竟买保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常识四:先人身,后财产。
这一条的意思是大家要先给人配好保险,再去考虑家财险等各类财产保险。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需要配置足额的重疾险+医疗险来转嫁大病风险,需要意外险来防范意外,还需要一定的身价保障来避免去世后无人养家。
特别是有房贷车贷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保障,最好保额能够覆盖贷款额。
在人的保障到位后,大家就可以适当考虑买一些财险,特别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要补充适当的家财险,避免因各种情况造成较大的家庭财物损失。